万热网 > 百态 > 正文

​书法大师启功艺术人生

2025-09-01 00:18 来源:万热网 点击:

书法大师启功艺术人生

启功(1912年7月26日-2005年6月30日),自称“姓启名功”, 字元白,也作元伯,号苑北居士,北京市满族人。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。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、教育家、古典文献学家、鉴定家、红学家、诗人,国学大师。他著作丰富,通晓语言文字学,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;他做得一手好诗词,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,尤精碑帖之学。

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、教授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、九三学社顾问、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,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,中国佛教协会、故宫博物院、国家博物馆顾问,西泠印社社长。北京高校书法,北师大启功、首师大欧阳中石、北大李志敏,三足鼎立。

启功——乾隆皇帝的弟弟弘昼的后代,出生于1912年,启功虽然贵为帝胄,但从没做过一天大清国的子民。家中变故让这个大家庭仅剩下母亲,姑姑,启功三人,幼年时期给启功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。成年后,启功有幸结识了陈垣先生,并从此站定讲台,直至去世。

启功是货真价实的贵族子弟。曾祖父溘然长逝后,这个封建家庭彻底走向没落,家里山穷水尽。对于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来说,这一连串变故无疑是沉重且难忘的。启功幼年就读于汇文小学,在这里他学习新知识,结交新朋友,思想和视野都开阔了许多。启功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画师,15-17岁时拜贾羲民(尔鲁)先生学画,贾先生博通画史,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,见解卓识。常带启功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代书画,这些活动使启功深受启迪和教育。

启功想多学些画法技巧,贾先生又将他介绍给吴镜汀先生。吴先生教授画法,极为耐心,绝不笼统空谈,而是专门把极关重要的窍门指出,使启功长进很快。18岁从从戴姜福(绥之)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,习作旧诗词,丰富了艺术涵养。投师陈垣则成了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转折。陈垣先生看过他的作品,认为“写作俱佳”,便安排他在辅仁中学任国文教员。此后几十年一直在教育岗位,主要精力都在教授古典文学,中间也卖过字画,但他说:“那只是副业。”

上世纪 40 年代,他的绘画作品即在画坛崭露头角,书法作品更是独树一帜,形成一家之风,被书法界称为“启体” , 他的旧诗词也享誉国内外诗坛,故有“诗书画三绝”之誉。同时启功先生对古书画﹑碑帖的鉴定独具慧眼,见识卓异,造诣很深。几十年来为整理和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做作出了卓越贡献。

启功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书作展览,72岁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,77岁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,87岁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,90岁获文化部颁发的《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成就奖》,奖金全部捐赠给北京师范大学为贫困生设立的励耘实验班的学生。91岁继续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,当选为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。2005年病逝于北京,2013年,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、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等主办,《收藏界》杂志等单位承办的“2012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经典人物”当选2012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经典人物。

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、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彭利铭如此评价启功先生:“启功先生是中国书法界和文物收藏界的泰斗,他率直刚正、儒雅大方、幽默风趣,是为人师表的典范。启功是第二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,为中国书法的正本清源、发展创新做出过巨大贡献,他的逝世,是中国书法界和文艺界的巨大损失。启功先生直到晚年还坚持带学生,一生桃李满天下,我们将会永远记住他。”